讯飞星火X1如何引领中国司法效率变革?
近两年,大模型加速渗透千行百业,从智能制造、金融风控到医疗诊断、教育服务,其通过海量数据训练与深度推理能力,持续推动行业效率跃升与流程重构。
国内科技企业竞相布局,在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的双重驱动下,逐步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AI生态体系。其中,科大讯飞凭借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技术优势,在央国企数字化项目中标率稳居行业首位,成为大模型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标杆。
这一领先地位的背后,是讯飞对垂直场景痛点的精准洞察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尤其在法律领域——这一兼具高专业性与强规范性的行业,大模型应用面临数据安全、精准推理、合规审查等多重挑战。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各大企业和机构都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努力提升大模型在法律场景的落地效果。
技术创新无疑是企业在法律大模型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但至少在法律行业,技术并非AI落地的唯一因素。
由于法律行业的特殊性,AI落地法律领域过程中,也要面临着数据质量与隐私保护、法律专业知识壁垒、技术适应性与可靠性、行业接受度和信任度以及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等一系列难题。
因此,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特别是法律行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场景的深度理解和业务解剖,更要强调人工智能落地法律行业的安全性保障。
早在deepseek r1 和 o1发布之前,大模型就已经具备了赋能千行百业的专业辅助能力,比如23年星法律大模型的发布,如今在深度推理模型的加持下,辅助能力迈向了更垂直、更聚焦、更专业的场景中,同时,因为司法领域事关国计民生,自主可控的技术更是成为了数字法院、数字检察等战略实施中最关键的角色。
综合专业性和安全性的考量,今年1月发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给法律行业提供了一个最优解。
星火X1是业界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4月20日,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全新升级,在模型参数比业界同类模型小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整体效果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并在教育、医疗、司法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事实上,司法领域一直是科大讯飞重点布局的应用方向之一。
早在2023年8月,科大讯飞就在科技部重点专项智慧司法总师团队的牵头下,联合行业企业、高校等共同制定司法大模型评价标准,并于2023年10月24日正式对外发布行业首个国产化司法大模型——星火法律大模型V1.0。
两年后,星火X1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越发深入。
针对前文所述的各类挑战,星火X1将长思维链深度推理技术与司法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司法法规、司法解释等)及司法专家的思维模式深度融合,大幅降低模型幻觉。
同时,星火X1还增强了在证据审查、量刑辅助以及裁判观点总结等复杂场景下的司法推理能力,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加严谨、专业且可追溯的回复。
举例来说,在裁判观点总结这一场景中,星火X1可以根据卷宗材料准确总结案件事实,并根据这些事实与相应的司法法规和案例逐条分析对比。整个分析过程都可视化,最终输出的结果附有详细的法理依据。
在4月20日最新升级后,对于根据材料总结案件事实以及判决理由这类专业需求,星火X1更加能够精准把握用户指令,详细分析争议点,快速定位关键信息,输出准确内容。
目前,星火X1已经在真实的司法场景中落地。

4月3日,安徽省检察院联合科大讯飞打造的安徽省检察院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助手”)正式上线,这是全国检察机关首个全省上线使用,利用基础性、主干性智能化基座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这款人工智能助手依托科大讯飞国产化算力平台和司法行业推理大模型打造。为保证人工智能助手针对特定任务的精准度,利用检索增强生成等技术结合高质量语料筛选,为办案流程节点配备人工智能工具,形成符合办案逻辑的思维链,强化场景应用能力。

在前期的试点应用中,人工智能助手在省内79家基层检察院落地,超1000名检察官体验后的结果显示,这套系统可提高50%~70%办案效率。
目前,对于盗窃、交通肇事、故意伤害、危险驾驶四类出现频率较高的案件,人工智能助手可实现智能化全流程辅助。
长久以来,法律行业的效率变革,本质是用技术回应各个场景痛点。而讯飞星火X1的每一步突破,都源自对法律场景底层逻辑的拆解。通过联合法律专家制定行业标准、到打造法律大模型,再到深入基层试点打磨功能,星火X1已经逐步将“AI可用”升级为“AI可信”,给所有试图落地法律行业的AI技术厂商提供了一个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