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万元!仲恺东江科技园“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创新
首次通过高企认定的奖补5万元、首次整体迁入园区的规上高企奖补5万元、首次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的奖补10万元……近日,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发放17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惠及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份奖补“大礼包”既是对企业创新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创新主体的有力扶持,通过“政策+服务”双轮驱动,东江科技园以“真金白银”激发提升企业创新“硬”实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兑现奖补
惠企政策从“纸面”落到“账面”
“奖励补贴的兑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催化剂。园区的支持,让我们信心更强、底气更足,接下来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生产了!”广东润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自获得东江科技园的奖补资金后,公司生产流水线马力全开,全力赶订单,干劲十足。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后,公司在民航客机新材料领域的投标竞争力显著提升,奖补资金已投入航空材料研发和检测设备购置。作为深耕航空新材料领域17年的企业,润和新材料通过政策扶持,研发投入占比从5.8%提升至8.3%,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的双重飞跃。

广东润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公司获得奖补后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及新项目的投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也拓展了市场领域,业务增长了30%。”同样受益的还有广东臻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专业从事废液提铜、废液提锡的环保企业,在蚀刻液铜在线回收细分领域位居前列。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023年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后,臻鼎环境的知名度显著提升,银行融资额度也随之增加,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到2.02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23.76%。
东江科技园此次奖补资金的发放,是基于《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该政策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创新投入-价值创造-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此次对第一批48家企业发放170万元奖补,第二批奖补计划也已完成审核,确保各类惠企政策从“纸面”落到“账面”,激发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精准赋能
全流程护航企业发展 培育创新“热带雨林”
近年来,东江科技园聚焦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坚持“科”字当头,把落深落细各类政策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全力确保入驻企业对所有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在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的过程中,园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到申报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得益于这些措施,2024年度园区高企申报通过率达到了86%,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通过率为100%,在全区位居前列。
亮眼成绩背后是园区对企业服务的不懈追求。为打造企业成长的“最优沃土”,东江科技园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编制产业链图谱,推动“龙头+配套”生态圈建设,增强产业协同效应;举办供需对接会,今年2月的活动中,12亿元订单包成功释放,为企业搭建合作桥梁;落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承诺,构建“需求响应—成果转化”闭环,让企业需求事事有回音。如今,园区汇聚120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88个,广东微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获评全市首批重点实验室,创新浓度远超区域平均水平。
“我们要从撒网式扶持转向狙击式赋能。”园区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动态调整奖补优先级,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重点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简化企业申报流程,提高政策落实效率。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东江科技园已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梯度培育链条,科技型企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正朝着建设科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专业园区标杆稳步迈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