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创新“三个一”模式 打造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便企利民新典范
交通运输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石,既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流通效率。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创新推出“一件事”集成办、“一站式”就近办、“一次性”马上办“三个一”模式,极大提升了行政服务效能,惠及全市2万余家道路运输企业,相关创新做法获央视《焦点访谈》深度报道。
强化部门协同 关联事项“一件事”集成办
(一)汇集一个数据池,关键信息一键带入。与行政审批、大数据管理部门协同联动,梳理开办运输企业、申请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等高频关联事项的核心数据需求,将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机动车行驶证、从业资格证等关键证照信息汇集到一个“数据池”。在市、区(市)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一件事”服务窗口,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业务一站办结”,企业和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时,21项必填要素可直接从数据池“一键带入”,无需重复填报或提交纸质材料,平均办事时间缩短80%以上。
(二)整合一套材料报表,线上线下一表通用。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创新“一次采集、一套材料、多方复用”的信息管理机制,将企业开办、证照办理等关联性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套统一规范的“综合申请表”,不仅实现了线上申报平台与线下窗口的标准统一,更是做到“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两证合发”,企业只需填写一次信息、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完成相关证照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从23项精简至2项,有效提升了证照办理的便利度。
(三)设立一个审批模块,两大业务一网联办。实施以运输企业“一件事”和N种个性化审批服务为主的“1+N”审批模式改革,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将开办运输企业与办理道路运输证两大审批事项配置至同一数字模块,通过数据自动流转、部门协同审批,企业只需通过平台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完成从企业开办到获取道路运输证的全流程手续,审批时限从 20 个工作日压缩至 3 个工作日,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延伸服务触角 高频事项“一站式”就近办
(一)广泛布设服务网点。针对营运车辆检测、技术等级评定、运输证换补发等高频事项,依托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的机动车检测机构,设立69处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实现“收受分离、就近办理”,构建起“城区10分钟、乡镇半小时”便捷服务圈,让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延伸到百姓“家门口”。2024年便民服务网点办理业务13.42万件,占全部业务量的65%。
(二)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将违章处理、行车证年审等与车辆运营密切相关的业务,一并整合至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并通过技术攻关打通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系统、运政系统等多个平台的数据接口,构建起“受理—审核—审批—反馈”的“一条龙”标准化服务链条,彻底解决车辆业务“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同时,统一各区市业务受理条件、材料清单、审核标准等,便民服务站完成数据录入后,系统自动分类上传至属地交通运输部门,实现同一事项在全市范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三)动态调整服务事项。建立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考评各个服务站的服务环境、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并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服务事项范围,由最初的仅能办理网约车年审、巡游出租车年审和普通货运车辆年审3个事项,逐步拓展至年度审验、核发、换证、电子证照申请等11个高频事项,特别是省内率先实现“两客一危”车辆“一站式”年审,成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示范样板。该机制运行3年来,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实现服务“零投诉”。
创新服务模式 简易事项“一次性”马上办
(一)推行全程网办“零跑腿”服务。以技术革新打破传统办事壁垒,借助“互联网+运政+电子证照”技术,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体系。推行电子证照替代纸质盖章,实现车辆安全性能检测、数据上传、年审材料提交、电子证照制发等全流程“在线办”。同步推广电子档案应用,仅市内三区每年节省审批表单印制费10万余元,既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又减少资源浪费。
(二)提供异地代办“无接触”服务。推行“主动服务+智慧响应”模式,依托“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异地代办、邮件寄递等无接触服务。业户完成车辆检测后,工作人员协助办理年审,通过微信群实时提醒办理进度,审批部门线上即时核查并绑定电子证照,实现业务即时办结,无需群众往返窗口。针对异地办事需求开展“一对一”代办服务,业户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线上提交材料、远程身份核验”,工作人员1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免费寄递证照,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三)创新即接即办“秒批式”服务。在“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开设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专区,实现“智能点单、一键提交、一网通办”。打通交通运输、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接口,车辆信息、企业资质、信用记录等关键数据可实时共享核验,业户上传电子凭证后,系统即可自动比对校验,符合条件的业务当场“秒批”。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申请材料压减超85%,办理时间压缩超80%,平均每件业务为企业节省成本500余元,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