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项”上发力 加速向新补空白——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推进会第二日侧记

时间: 2025-04-26 21:24:00/span>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

4月26日,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推进会开启第二日行程,与会人员走进青山区、东河区、土右旗、昆都仑区、九原区、稀土高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看进度、找差距、学做法、话发展,切身感受包头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热潮涌动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塔吊挥舞巨臂,机器轰鸣作响,施工车辆往来穿梭……目之所及,皆是火热的奋斗图景。

“项目于2025年1月开工,目前设备已安装完成,首个订单已完成100MWh,场地全功率充放试验已完成,产品已成功下线。”在内蒙古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储能生产基地项目现场,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极大填补了内蒙古在GW级大储能系统领域的空白,将助力包头市打造“中国储能之都”。

湖南引卓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台多品类永磁电机项目

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湖南引卓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台多品类永磁电机项目。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从2025年2月13日开工,目前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现场调试,预计4月底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拥有强大的全品类稀土永磁电机研发、制造能力,将加速包头稀土永磁动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观摩中,各地纷纷亮出“家底”,比项目质量、比建设实效、比推进速度,现场氛围热烈,竞相赶超的势头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本次重大项目观摩活动,各地区在产业布局上彰显特色,在项目推进上创新突破,展现出了比学赶超的奋进态势,既开拓了视野,也增强了我们的紧迫感。”石拐区发改委主任孙博表示,下一步,石拐区将在精准高效抓招商引资、全力以赴促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三个领域持续努力,同时全面强化服务意识,做实做细“三在两找”工作机制,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数智赋能点燃发展“新引擎”

此次观摩中,一批“数智化”含量高的项目陆续登场,科技感十足,让大家眼前一亮。

内蒙古兴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兴润达光伏组件支架及边框智能制造项目

“企业独创‘风压自适应’结构,抗风速达60m/s,配合自主研发的AI算法,智能调节光伏支架最佳角度,发电量可提升8%……”在内蒙古兴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兴润达光伏组件支架及边框智能制造项目现场,一项项“黑科技”令人赞叹。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我市光伏产业与钢铁产业融合发展,在包头市打造智能光伏支架深加工产品基地。

包头市中尚钢结构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产业园项目将打造国内领先的陆地风电塔筒生产基地,该项目生产车间属全国最长的智能生产线,长度达430米,产能属西北地区最大。项目建成后将为市场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风电塔筒产品,助力风力发电效率的提升。

西部国轩(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

西部国轩(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同样令人瞩目,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的项目智能化程度领先,采用AI+大数据全流程管控,良品率>98%。该项目是国轩高科在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产品先进性最强的智能化生产基地。”


创新驱动填补产业空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观摩中,不少项目凭借自主研发填补产业空白,展现了包头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在中胶(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丁二烯法合成氯丁橡胶生产装置建设项目现场,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全新技术路线,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均显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属于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填补了产业空白。”

内蒙古瑞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铝板带箔项目

内蒙古瑞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打造0.1mm~6mm全规格铝板带箔产品体系,性能优越,可满足高端领域需求。此外,还首创“超薄铸轧+高精度冷轧”双轨工艺,坯料均匀性提升30%,单位能耗降低25%。企业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补全铝板带箔全产品链空白,延长铝产业链条,为助力我市打造千亿级铝产业集群发挥积极作用。

内蒙古恒立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中药材智慧产业园区项目同样充满亮点,该项目采取公司自研的存储方案,让入库中药材三年内药性、品相不下降,实现药品长时间保质和保值。“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周转加工中药材10万吨以上,将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型中药材产业园区,填补区域中药材交易市场空白。”公司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

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给观摩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东河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白震原说:“此次项目观摩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全市项目建设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氛围,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与挑战。下一步,东河区将不断加大招引力度,大力发展战新产业,加快走出老城区创新转型发展新路子。”

暮色渐沉,观摩行程收官,而奋进的激情仍在升腾。这一天,大家见证了重大项目“拔节生长”的蓬勃态势,更感受到这座城市“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的坚定决心。春日的包头,正以项目建设的“进”,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稳”,书写着新时代的“包头答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妍;摄影:李强,祝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