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矢之的——皇太子不好当的吴国废太子孙和

三国吴国赤乌十三年,吴国皇帝孙权突然下达一条诏令,顿时震惊了满朝文武,孙权下令将当了八年皇太子的孙和废掉,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被赐死。

孙和是吴国第二任皇太子,他也是最悲惨的皇太子之一,因为他的被废不是说他犯了大错,也没有谋反,他的被废就是因为他的太子地位,受到了众人的嫉妒,再加上父亲的不信任,最终被废,然后凄凉的死去。

孙和是孙权的第三子,据说“少岐嶷有智意,故权尤爱幸,常在左右,衣服礼秩雕玩珍异之赐,诸子莫得比焉。”也就是说孙和从小就受到孙权的喜爱,再加上母亲的受宠,一时间在兄弟姐妹之间风光无两,而这种宠爱为他日后的悲凉埋下了伏笔。

孙和排行第三本来无缘皇位,如果他没有当这个太子,兴许他会做一个藩王快乐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为人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师重教,博得当时人们一片赞誉之声,可是他的两个哥相继早亡,尤其是大哥孙登当时的皇太子三十三岁就病死了,死前孙登向父亲孙权极力推荐孙和作为下一任太子。

孙登是孙权长子,是孙权培养多年的儿子,面对爱子病逝临终的请求,自然孙权完全答应,而且孙和为人有声誉,再加上排行靠前,故此他继任皇太子之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赤乌五年他正式被立为皇太子,成为吴国第二位皇太子。

孙和成为皇太子,开始了自己作为接班人的历程。孙和本身很聪明,人又年青,自然想有一番作为,但是他一上台就发现自己这个皇太子当得危机四伏,远没有大哥孙登当得稳妥,可以说所有人都不喜欢他。

第一个不喜欢他的就是他的弟弟孙霸。这位孙霸是孙权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鲁王,按理说封王之后,孙霸应该前往封地。但是孙霸却寻找各种理由留在建业,对于这一切孙权完全默许。为什么孙权不让孙霸走?这个时候孙权已经岁数很大了,人一进入老年,就特别的渴望亲情,尤其是孙权,他年轻的时候父亲哥哥弟弟等等家人都很早的离开了他,身边就这几个儿子,还死了两个,因此他实在不忍心看着儿子离开,故此他留下了孙霸。而孙霸这个人是有野心的,本来他排行第四,自己也认为当皇帝没希望,可是大哥二哥都死了,三哥当了太子,自己一下子距离皇位就差两步了,他内心早就熄灭的皇位之心复燃起来,三哥可以当太子,凭什么我不能当。于是他决定给自己竞争一下。

孙霸利用孙权的年老念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让孙权越来越喜欢他,为了弥补儿子的遗憾,孙权甚至下令赐个孙霸太子级别的待遇,一时间“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 “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

国家不能有两个储君,因此朝中大臣纷纷上书,“以为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劝谏孙权要及时处理。可是孙权完全置之不理,最终造成了吴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鲁党争。(南指的是孙和居住的南宫)

第二个不喜欢孙和的就是他的姐姐孙鲁班。

孙鲁班是孙权无冕之后步夫人的长女,因为步夫人的原因十分受到孙权宠爱,因为她最后嫁给了将军全琮,故此被称作全公主。

全公主本来和孙和没有利益之争,毕竟斗倒了孙和,她也当不了皇帝。全公主之所以不喜欢孙和就是因为争宠。

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很受孙权宠爱,因此自然影响到了步夫人的地位,最后步夫人病死。全公主认为这一切都是王夫人和自己母亲争宠造成的,特别是王夫人的儿子孙和当了太子,孙权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肯定会封王夫人为皇后,可是自己母亲步夫人终其一生也没有获得皇后名号,只当了一个无冕皇后遗憾死去,因此全公主不想让王夫人当皇后,而要想阻止这一切就必须除掉孙和的太子之位,因此全公主派出大量人员日夜坚守就是为了找到孙和的过错达到自己目的。

全公主功夫没白费,最终她真找到了。一次孙权大病,孙和除了找医生给父亲治病外,决定去太庙祈祷祖先保佑父亲早日康复。当他祭祀完毕后,恰巧遇到了他的叔丈人张休。

张休家就在太庙附近,一看太子去太庙祭祀完毕,特意邀请太子前往自己府中坐坐。

孙和这个人虽然是太子,但是很尊敬长辈,不摆太子架子,面对叔丈人的要请没多想就过去了,这一幕恰巧就被全公主的人发现,于是赶紧通知了全公主。

全公主得知后欣喜若狂马上去向父亲进谗言,表示孙和看到父亲病重十分高兴,居然假借去太庙的机会去张休家里密谋,估计是商量登基的事,而且王夫人听说皇帝病重面露喜色,估计是为了能提前当太后高兴。

孙权听了自然大怒,不过他毕竟是皇帝,要考虑全局,故此没有对王夫人和孙和有所行动,不过从此不再喜欢他们了,这件事传出后,王夫人十分害怕没过多久就死了,而孙和根本就无力反抗,只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第三个不喜欢他的人就是父亲孙权本人。

孙权之前确实喜欢孙和,但是那个时候的孙和不是太子,孙权也从没有打算传位给孙和,他一心培养长子孙登。

可惜的是孙登早逝,孙权最后立了孙和为太子。但是孙和一登上太子之位,孙权就不再喜欢他了,特别是孙霸和孙鲁班的不断进谗言,孙权越来越不信任孙和,他认为孙和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面对弟弟和姐姐的陷害,孙和还可以反击,毕竟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有着一大批的支持者,即使面对孙霸拉帮结派不断扩充实力,咄咄逼人向自己进攻,他也不怕。但是父亲不喜欢他了,他就完全没有办法了。

孙权一直对孙和冷眼旁观,他对孙霸的争夺太子之位和孙鲁班的陷害不置可否,甚至于看着孙和与孙霸扩充自己的势力,几乎将整个朝堂所有的大臣卷入其中,太子派主要有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鲁王派有主要有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这两派斗得不亦乐乎,他都没有处理,颇有坐山观虎斗的意思。

不过孙权不可能看着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厮杀,他不能容忍吴国将来分裂,最后在孙和与孙霸斗得最厉害的时候,他下令“禁断往来,假以精学”,禁止他们同朝臣来往。

虽然孙权下达了命令,但是多年的争端怎么可能是一道命令能制止的,孙霸仍然不死心。这个时候孙权终于不能再不管了,再这样下去大家都玩完了,他表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乱?”这两个人都不能留,孙霸图谋皇位不能留,孙和一旦登基必然报复也不能留,于是他下令废掉孙和,赐死孙霸,同时杀掉众多大臣。

孙权果然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他几句话就把困扰吴国多年的党争完全解决了,孙和与孙霸两败俱伤,都落了个可悲下场。

孙和被废了改封南阳王,被发配到长沙,在发配后,孙权最后确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为新一任太子。到了这个时候孙和终于明白了,父亲从来就没想过让自己当太子,大哥死后,父亲是迫于形势才立的自己,因此父亲压根去就不喜欢自己,他故意放任孙霸和自己竞争,就是为了引出朝廷的那些大臣,好借这个机会整顿朝政,名正言顺的除掉困扰他和吴国多年的江东和淮泗两大集团争权夺利的问题,父亲不亏是老江湖,自己被利用的这么多年居然到了今天才知道。

孙和彻底绝望了,本来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不过面对自己的妻儿他必须活下去,因此他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平静的在长沙生活,完全忘记建业, “宁吃长沙鱼,绝不再饮建业水”了。

孙和努力忘却建业,但是建业不肯忘记孙和。孙权在办完这一切后很快就死了,幼子孙亮登上了皇位,因为年幼,朝政完全由诸葛恪把持。

诸葛恪掌权后并不能服众,为此他有着离开建业迁都武昌,并且废立皇帝提高自己威望的打算,而他的外甥女就是孙和的妃子,并且孙和本来就是皇太子,无故被废,被天下同情,因此诸葛恪特意派人转告外甥女“为我达妃,期当使胜他人”,并且派人前往武昌修复宫殿,顿时民间广为流传诸葛恪准备在武昌拥立孙和为帝。

不过诸葛恪还没有什么行动,他的政治对手孙峻等人抢先动手杀死诸葛恪掌握大权。孙峻为了巩固权力,以防后患,直接下令赐死孙和,于是孙和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不过孙和死的时候,他的妻子张妃表示“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直接自杀而死。

孙和夫妻自杀后,他的几个儿子艰难的在吴国生存,后来继承皇位的孙休不忍心三哥的遭遇,下令册封几个侄子为侯,总算让他们过上平静的生活。

孙和的长子孙皓本来作为废太子之子,一生已经没有前途了,但是蜀国被灭,孙休早死给了他机会,于是孙皓被迎接成为新的皇帝,孙皓居然拿回来父亲失去的皇位。

孙皓一登基马上追封父亲孙和为皇帝谥号“文皇帝”以此弥补父亲没有登上皇位的遗憾,不过如果孙和地下有知他绝不会想让儿子登上皇位,因为孙皓并不是一位明君。

孙皓因为父亲的遭遇对人根本不信任,为人十分残暴,当上皇帝后大肆杀戮,甚至于恩将仇报,将吴国弄得上下离心,最后在顺江而下的晋国大军面前屈膝投降,成了归命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