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9月10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日下午,首届“中国国际糖果季”开幕式暨“民族品牌的脊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与自主创新全球路径”主题论坛在北京首钢园老红楼报告厅举办。论坛上,中国财富研究院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了《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一粒糖串联的中国匠心和中国创造
联合发布方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李月认为,糖果季依托服贸会国家级平台,汇聚政策、企业、协会、市场多方力量,作为一个支点撬动起了“东西联动、多业融合”的创新生态,让糖果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跃升的生动注脚,让更多人通过一粒糖,看见中国匠心、中国智慧和中国追求。我们期许以报告发布为契机,共建一个中外食品产业互鉴互通的长期平台,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优秀的产品与文化走进中国。

9月5日至11月16日,中国国际糖果季在首钢园和798·751两园区举行
联合发布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永峰表示,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糖果产业作为其中兼具 “情感属性” 与 “文化载体” 的重要分支,正站在 “传承经典、创新破局、走向全球” 的关键节点。本次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财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转型发展报告,适时梳理了产业融合路径,进一步廓清了行业转型关键议题,破解产业发展痛点,展望了行业未来新兴发展的空间。
糖果业已成拓展文旅新业态先锋
中国财富研究院副院长张庆源在发布《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时介绍,报告通过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对标梳理、行业发展前瞻性分析、产业图谱比较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剖析了糖果产业融合拓展为文化创意产业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和转型路径。

《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在论坛上发布
在“十五五”期间,糖果业的文旅拓展将为文化IP场景持续赋能,加速成为融合发展行业,细分的糖果巧克力大类也将担当起转型先锋的角色;同时,2025 国际糖果季作为食糖业和糖果业与中国国际服贸会举办地首钢园以及“798·751”园区的“深度邂逅”融合,其赋能转型战略意义远超单一文化活动范畴,将成为推动北京市文旅IP深度打造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助力北京产业持续转型进程,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建设的强力支撑。
糖果业的换挡升级时刻
报告指出,休闲食品和其中的糖果业巧克力大类都在经历着从2020年后的年复合增长率6.5%以上的增长,休闲食品行业在2024年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科万亿行业,面对行业正在增长而增长率有所波动的态势,糖果季的转型布局做到了未雨绸缪。
报告显示,糖果巧克力作为重要细分品类,虽然在休闲食品内部的占比略有下降,但绝对规模仍保持增长。其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化特征,“Z世代”消费者更加偏好个性化、社交属性强的产品,31-40岁的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军。

位于首钢园冷却塔的糖果季体验场地
在文创融合方面,报告指出糖果企业与文化IP的合作日益深入,故宫、敦煌等传统文化IP联名糖果产品溢价率达40%-60%,不仅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传播,这种合作模式正在从简单的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演进。
国际糖果季的战略支点意义
报告还重点分析了首届中国国际糖果季作为展示的创新平台支点价值。该活动于9月5日至11月16日在京举行,以首钢园与798·751园区形成“东西联动”创新格局,构建“文化+科技+消费”三位一体的行业盛会,糖果季的系列探索也将努力成为儿童们新的精神乐园和未来儿时记忆。
糖果季实现了“IP多元化创新”“活动常态化创新”“体验深度化创新”“文创文旅融合”等消费场景的深度拓展,正好对应解决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阶段性瓶颈——“IP资源高度依赖几个头部品牌”“季节性问题”“传统娱乐项目占儿童娱乐业态比例过高等问题”,糖果季的跨界融合是北京市文化文旅产业升级需求的精准弥合。
2024年服贸会专业观众占比85%,普通观众仅15%。报告预测,糖果季面向普通公众的特色设计将显著提升服贸会的公众群体影响力。糖果季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设计,预计可显著提升普通观众比例,增加展会的消费场景活力和社会关注度。
报告还提出了糖果季成为糖果业转型发展“可复制、可推广”主模式的系列政策建议。如未来继续融入“AR”大型机械类的娱乐设备,持续拓展IP深度融入的沉浸式体验,开启儿童娱乐刚需新路径;再如开启平台思路,快速延伸细分领域专属IP,并构建群发性IP拓展机制,充分发挥糖果业行业较为分散、但是辩证看具备全面开花潜力的特点,系统性打造糖果文化IP创新体系。(陈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