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粮安天下的沈阳答卷

时间: 2025-07-15 13:15:00/span>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落幕 成交及意向签约额近870亿元 创历史新高

7月14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落下帷幕。最新统计显示,通过现场组织及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线上专场交易等方式,大会共成交及意向签约各类粮油2512万吨、各类粮油机械19485台(套),总金额868.5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当“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的旗帜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迎风招展,这座东北工业重镇向全国乃至世界展露了其另一重沉甸甸的身份——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支点。

7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不仅是一场汇聚超4000家企业、2万余名行业人员的盛会,更是沈阳以黑土地为纸、以产业链为笔,书写“国之大者”担当的生动画卷。透过这场盛会,我们看到了一座工业城市如何以扎实奋进,在粮安天下的大考中交出厚重答卷。

沃野藏金

“压舱石”的坚实基底

“二十一连丰”——这个镌刻在沈阳农业史上的金色印记,化为819.4万亩粮田上80.1亿斤的丰饶馈赠。占全省16%的产量背后,是玉米与水稻构筑的坚实骨架,它们以95%的占比撑起了“辽沈粮仓”的脊梁。

近年来,全市粮食生产成果显著,推动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普及,田间损失率持续下降。正如粮交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所言:“当沈阳故宫大政殿的影像辉映展区主屏,这座城正以‘藏粮于地’的现代实践,诠释着黑土地上的时代担当。”

链条生辉

从田野到世界的跃迁

行走于10万平方米的展馆,沈阳的产业雄心在机械轰鸣与麦香交织中澎湃涌动。353家加工企业年吞吐九百余万吨粮油,三百亿元产值托举起沈粮集团、十月稻田、香雪面粉等领军企业,让“富虹油品”“康奉堡杂粮”等一批金字招牌香飘四海。更宏大的布局在展台之外展开。近年来谋划的十余个“北粮南运”重大项目串联南北,二百余亿元投资勾勒出一条贯通黑土地与长江流域的“黄金走廊”。

去年,沈阳完成“辽宁好粮油”全部项目建设,组织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项目验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减损增效模式成为行业焦点。这正是沈阳以工业思维重塑农业格局的生动实践。在盘锦分会场,稻蟹共生的生态画卷诠释着千年农谚的当代新解;朝阳红山孕赤粟的文化探源,则将杂粮种业振兴的种子撒向未来。

科技丰粮

黑土地上的创新基因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粮交会院校展区的标语,正是沈阳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的宣言。

当“种业芯片”在科研展台闪耀,田间管理的革命也在同步进行:储备粮库内水稻与玉米全面实现空调低温储藏,绿色科技锁住每一粒粮食的新鲜。我市投入近六百万元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对200余家涉粮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整改隐患五十项。科技赋能更催生治理新范式。全市政策性粮食信息化监管覆盖率已达100%,沈阳第一粮食收储库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验证试点,正将智能粮仓的“钢铁筋骨”接入全国监管信息化网络。

正如一位中储粮集团公司的参会代表感叹:“从整治田间减损到推广适度加工的技术标准,沈阳让‘节约即增产’的理念从展台融入了万家灶台。”

法治护粮

筑牢安全防线的钢铁长城

近年来,沈阳亮出监管铁拳、织密法治铁网——年均开展秋粮收购专项检查近百次,出动执法人员五百人次;今年实施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聚焦粉尘防爆、有限空间等重点环节开展检查近两百次,整改隐患几十处;全市建立“12325”热线举报机制,印制千套宣传海报深入收储企业,让法治阳光照亮粮食流通每个环节。

在储备管理领域,高效完成近4.7万吨市级储备粮轮换,建立2.2万吨成品粮油储备,主城区应急供应网更加坚韧。当粮食应急供应预案经专家论证完成修订,当40余家应急加工企业、10余家应急配送中心、近400个供应网点在演练中实现“最后一公里”高效配送,一套集“储备、加工、供应、运输、预警”于一体的应急体系已然成形。

盛会交响

共筑粮安天下新图景

作为东道主,沈阳以2200平方米的“沈水之阳”展区搭建起产销融通的超级枢纽。85家全产业链企业以“文化传承+产业协作+科技赋能”的沉浸式叙事,将苏家屯设施农业的翠色、沈北“稻梦空间”的壮美、辽中淡水鱼的鲜润、沈阳酸菜的醇厚,凝练成黑土地的物产史诗。美食品鉴区内,锅包肉的酥香与桃李面包的甜软交织,200余种特色美食让“盛京味道”化作可感可触的产业名片。这场味觉盛宴背后,是沈阳食品产业集群千亿元的雄厚根基。

展会的回响远不止于舌尖,一个个签约意向让北粮南运的通道真正化为驱动区域经济的强劲动脉。当沈阳粮油集团、十月稻田等知名企业在粮交会签下亿元大单,“沈粮制造”的麦香已随铁路动脉涌向大江南北。

粮交会的聚光灯渐熄,沈阳的使命仍在延续。12万吨市级储备粮稳如磐石,“六大提升行动”持续释放产业动能;谋划的国家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正为北粮南运注入新势能。从田间连丰的沃野到智能粮仓的荧屏微光,从种业攻坚的实验室到法治护粮的铁拳行动,沈阳扎实奋进,将黑土地的丰饶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硬核力量。

当满载优质粮油的列车从沈阳枢纽呼啸南下,这座屹立在黑土地上的城市,已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宏大版图上刻下了不可替代的坐标。盛会终会落幕,但沈阳书写“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时代篇章,正随北粮南运的滚滚车轮奔向辽阔天地——那里有中国饭碗的满满充盈,更有东北振兴的壮阔前程。

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

通讯员:张大鹏

摄影:李浩

编辑:时海波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