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赋能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时间: 2025-04-25 16:42:00/span>

金融领域制度型、高水平开放近期迎来重磅政策文件。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是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扩大国际贸易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我国推出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彰显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

近年来,为了更好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挑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提速。企业“走出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含金量更高的商品服务和技术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此过程中,企业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单一的融资要求,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需求,需要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市场和产业特性“量体裁衣”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上海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在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中发挥了龙头作用。为了更好满足企业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行动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旨在提升跨境资金的流动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

例如,为了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管理,《行动方案》鼓励银行逐步实现资金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延长对重点企业集团跨境资金池等业务的服务时间,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拨;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提升企业集团财资中心等总部经济能级。在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外汇交易中心“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鼓励更多银行接入平台直接报价,便利各类企业开展外汇业务。支持银行加大汇率避险产品开发力度,丰富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欧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不断增加境内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种类。这些措施都将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抵御外汇风险保驾护航。为强化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投融资,《行动方案》优化外债登记管理和跨境担保流程,支持开展银团贷款份额跨境转让试点,有效满足境内企业海外项目建设、跨境并购等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行动方案》还支持具备条件的银行参照国际惯例,探索在上海自贸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将贷款金额放宽至并购交易价款的80%,期限也延长至10年。

一系列措施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提升了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在帮助企业国际化运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能力的同时,也将助力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金融强国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有效提升国际化程度仍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基于这一点,本次《行动方案》推出系列措施,有助于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金融强国建设。《行动方案》推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增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水平,强化金融对“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能力,高效配置“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投资、绿色能源项目等长周期资金需求,使上海成为全球资本对接的重要节点,有利于增强资源全球配置功能。通过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加强“本币优先”理念宣导和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促进人民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使用,并依托上海构建促进人民币全球循环使用的贸易投资服务体系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政策的推动下,中资金融机构可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速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化运营,推动金融机构合规能力与国际接轨,同时提升自身的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与风控能力,系统性提升金融机构的全球竞争力。

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行动方案》将为赋能企业“走出去”注入金融活水、提供强大支撑。随着一系列跨境金融便利化举措的落地,一个更加适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将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向着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金融中心迈进。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李国辉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