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财政收支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原标题:我市财政收支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今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积极践行“挑大梁、作标杆”总要求,紧盯年度收支目标任务,多渠道挖潜增收,持续强化预算执行,收支实现首季“开门红”。1至3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55亿元,同比增长63.1%,增收1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1.47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加支出16.4亿元,收支规模稳居全省第二,增幅连续两个月位居全省第一。2024年,全市财政部门全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全市收支双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1亿元,支出356.9亿元,收入增幅及省对市(州)考核5项财政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财政工作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立足庆阳所需,财政所能,市财政局坚持以“大财政”理念促发展,多措并举抓增收、握指成拳保重点、群策群力谋争取。2024年,足额收缴重点企业税收35.9亿元,清缴矿产资源收益19.6亿元,公积金收益按月预缴并实现清算入库2亿元。落实“三保”支出167.5亿元;多渠道投入107亿元,推进西合、东绕城一级公路建设;投入76.8亿元,支持能源化工、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支出实现精准高效。在谋争取方面,主导推动全省煤炭资源税改革,我市原矿、选矿税率大幅提至6%、5.5%;争取各类资金349亿元,其中中央车购税补助35.6亿元,为历年来单体项目资金之最;竞争的公共就业等10个中省项目5亿元,全部落地。
为推进财政管理创新增效,市财政局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聘请11名院士学者指导编制财政“十五五”规划,成立赛迪庆阳赋能中心、中财大国资运营中心,助力零碳园区申报和国有资产运营。在全省率先成立资产运营公司,研发运营交易平台,通过处置运营实现收入1亿元。运用智慧财政一体化平台,打通市县财政、部门单位资金管理壁垒;坚持全市财政“一盘棋”,通过联县包抓、财力下沉,点对点破解治理难题,推动县(区)财政持续向好。(记者 雷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