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政协委员柳锋波:守护母亲河,筑牢安全线

时间: 2025-04-17 10:38:00/span>
△ 柳锋波委员(右一)带领调研组赴河南三门峡市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调研。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柳锋波:

“生态保护需要的不仅是疾风骤雨的治理,更是静水深流的守护。治黄未有穷期,前行永不止步——这既是委员的使命,更是时代的召唤。”

站在河南三门峡断梁沟尾矿库的坝体上,脚下是静默堆积的灰褐色尾矿砂,远处是蜿蜒的黄河支流。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介绍说,“尾矿中含有的铜、铅、锌、镉等重金属,如果发生泄漏,将产生严重污染,威胁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我第一次带队开展黄河流域专项民主监督调研时,这幕场景使我陷入沉思——作为黄河中下游重要节点省份,河南如何为母亲河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数据给了我更清醒的认知:河南省有尾矿库数百座,其中黄河流域沿线分布的尾矿库占70%以上。2021年《尾矿库安全规程》(GB 39496-2020)实施,全面提升了尾矿库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且增加了抗震设计,过去建设的尾矿库防洪标准已远低于现在的国家规程。
2023年夏季,经过三年的持续跟踪,我们联合水利、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调研组,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一线蹲点调研。问题逐渐清晰:管理层面,尾矿库主管部门较多,部门间信息交互存在真空地带;尾矿库尤其是无主尾矿库信息仍不完整;尾矿库的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完善;应对极端气候条件的应急预案还不够健全。技术层面,职能部门数据信息不一致,信息共享不充分、不对称;三年一次的安全现状评价无法准确反映尾矿库实时安全状况。
这些发现转化为提案中的5条建议:建立实施涵盖“尾矿库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按照新的国家规程提升尾矿库防洪标准,健全尾矿库环境和安全监测评价体系,加强管理部门协同管理能力,创新尾矿资源利用模式。
提案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同时,同一选题的调研成果也提交到了中共河南省委,部分建议在2024年11月颁布的《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被吸收采纳。
令人欣慰的是,提案的每一步都与国家行动同频共振。2024年9月,我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复函,得知中央已拨付3.26亿元,支持黄河流域9省区82座“头顶库”、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长期停用且风险突出的尾矿库闭库治理。国家矿山安监局建立了黄河流域尾矿库基础信息库,沿黄河9省区正在建设线上安全监测系统。
尾矿库治理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延续千年的生态命题。今年收到提案办复证书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提案答复时,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量化指标,而是文件中“完善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这句话的分量。
我深刻体会到:好的提案应如黄河水,既有奔涌向前的锐气,更要有积淀转化的韧性;既要紧盯历史欠账的化解,更需为未来发展留白。
生态保护需要的不仅是疾风骤雨的治理,更是静水深流的守护。这张办复证书,记录着民盟人用双脚丈量母亲河的忠诚,见证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黄河安澜实践中的独特优势。治黄未有穷期,前行永不止步——这既是委员的使命,更是时代的召唤。

采访整理:吕巍

文字编辑:罗韦

新媒体编辑:叶瑶楷(实习)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