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科学+文化热”,合肥市科技馆、城市记忆馆等成为热门打卡地
大皖新闻讯炎炎夏日,暑期来临,前往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成为不少市民游览参观的好去处。“科创筑梦 乐享暑期”主题的系列活动、充满城市记忆的“寻印计划”、“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展览……7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合肥市科技馆、合肥城市记忆馆、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据悉,今年暑期,这些场馆为市民们提供了精彩的科学和文化活动。
合肥市科技馆暑期调增个人预约人数
暑假来临,合肥市科技馆蜀西湖馆是市民们参观游玩的好去处。7月4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这里。在北门外,排队通道已经搭建好了遮阳棚,市民们有序排队进馆。
进入一楼大厅,记者看到不少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来到馆内参观。墙壁上客流数据综合信息屏显示,入馆人数已经达到4010人,其中1号“好奇”展厅人数最多。

合肥市科技馆工作人员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为满足暑期公众参观需求,自7月2日起,合肥市科技馆调增个人预约人数。7月2日至8月31日,黄山路馆区开馆日线上个人预约人数由1000人调增至2000人,蜀西湖馆区开馆日线上个人预约量由7000人调增至8000人,并分时段入馆。
《托卡马克》主题课程、小达人科普讲解大赛、科学电影巡映活动......据介绍,这个夏天,合肥市科技馆聚焦“科创筑梦 乐享暑期”主题,推出系列活动。除了上述主题活动外,合肥市科技馆将持续开展常态化科普活动。
合肥城市记忆馆暑期迎来学生团队
合肥城市记忆馆位于庐阳区淮河路256号,利用合肥市政府原办公楼建馆,是合肥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暑期来临,这里也迎来不少学生参观。

7月4日,进入展厅,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参观。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多位身着统一深红色校服的学生来到这里。在“街市熙攘”主题板块的入口处,通过机器扫脸入画,生成专属数字虚拟人的“合肥繁华图”,吸引不少学生前来体验。
合肥城市记忆馆工作人员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暑假后馆内游客数量比日常游客数量有所增加,目前游客以学校组织的学生团队为主。
据了解,合肥城市记忆馆将开展暑期系列活动。7月6日下午的“寻印计划”活动,游客可在场馆内免费盖35款城市记忆系列的图章。7月10日至8月31日的每周末,寻宝计划活动邀请游客到馆体验互动游戏,参与抽奖。此外,场馆还策划了“非遗手工坊”活动,让青少年体验合肥的非遗手工。
安徽博物院暑假期间将于每周末延时开放
“我是为了这场展,才专门来到合肥。”7月4日,在安徽博物院“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展览,一位从外地赶来合肥的大学生如此说。

7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安徽博物院。进入二楼大厅,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排队等待。“上面是铜,下面是银,中间是金……”在现场,志愿者站在一件文物前,仔细地为游客们介绍文物细节。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馆内每天都安排有志愿者为观众提供文物讲解服务,通过生动细致的介绍,帮助参观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
据了解,“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展览分为吉金耀彩、法相重光、盛世聚首三个板块,除展示圆明园海晏堂七尊兽首铜像外,还展示了商周至两汉时期青铜器、北朝时期石刻佛像等在内的共87件珍贵文物。
除此之外,安徽博物院还推出了“会飞的‘花朵’——蝴蝶主题科普展”等展览。据悉,2025年暑假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安徽博物院将于每周末延时开放,具体如下:每周五至周日9:00-18:00,(17:30停止入馆),每周二至周四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正常闭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暑期开展各类特色活动
7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地质博物馆每天客流量达三四千人,周末客流量则更多,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

记者在现场看到,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开设了“微灵·集 安徽省野生动物科普展”,设计答疑、互动环节,让市民们可以学习安徽本土野生动物知识。
同时记者采访了解到,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延长了“穿越星际的宇宙信使”陨石特展时间,并且目前是免费参观。除此之外,博物馆奇妙夜、“小小地博讲解员”主题实践活动、小石头研习所等活动也将在暑期开展。
据悉,为满足暑期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将于七月至八月期间,每周六、周日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8:00(17:30后停止入馆),每周二至周五保持原有开放时间不变,即9:00至17:00(16:30后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实习生 陈百川 安江蓉 吴一倩
编辑 陶娜